好消息,

前洋E商小镇客厅目前已主体完工啦。

在前洋E商小镇客厅施工建设过程中,

融入了诸多“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这也是江北区继

慈城新区已建成路网工程海绵化改造、

谢家地块滨江景观绿带工程项目

后引入的“海绵城市”项目。

同时,还是宁波市海绵城市的

建设试点区、样板项目

说了这么多,

大家肯定对前洋E商小镇客厅很期待吧。

接下来,

就让小布带大家去实地看看。

  ▲前洋E商小镇客厅内的亲水广场

“我读的书少,你不要骗我!

这不就是个普通广场么?”

看了上图,

是不是有不少布粉们心里会这样想?

嘿嘿,就让项目建设负责人来给大家解惑吧~

  “表面上看没什么特别的,

但其实里面的一砖一木都是玄机。”

  小镇客厅内的广场、人行道以及车流量和荷载较小的道路基层铺的都是透水混凝土面层市陶瓷透水砖。雨水落到砖面上会直接渗透到地下,这样可以有效补偿地下水,减少地表径流。不仅如此,还在人行道上铺设了透水高耐磨竹木,在停车位设置了嵌草砖。

  ▲透水砖

  更为精细的是,整个小镇客厅内设置了滤水层,其中用石子、无纺布作为材质的基础层,不仅透水效果更为明显,而且还可以利用无纺布的隔绝效果,阻止绿化带中的泥土随着雨水渗入地下,对水质有一定的过滤、净化作用。

  

  在地下管的铺设上,专门设计了带有滤水孔的管道,从地面上渗透下来的雨水,通过滤水孔缓慢的进入管道,最终排入两处蓄水池当中,并用于灌溉和路面清洗。

  

  

  在现场,项目建设负责人指着一片正在铺设绿植的绿色屋顶说,“下暴雨时,铺有种植物土的屋顶就像是一块大海绵,可以将雨水收集起来,而屋顶的植物就可以依靠这些水源生长了。”

  

  

  该项目共设置约3500㎡绿色屋顶,不仅有效减少屋面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负荷,还具有节能减排的作用。除了绿色屋顶,还有近5000平米的下沉式绿地,在提升小镇客厅颜值的同时,还发挥着净化、调蓄、滞留的作用。这些多功能调蓄水体平均每年收集雨水约5万立方米,将大大提高区域内的内涝防治能力。

  

  根据《宁波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宁波市试点区域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对应设雨量为24.7mm。而前洋E商小镇客厅项目的设计均高于这标准。

  记者:朱圆

  猜你喜欢